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教育家》:宋伟宏:科研注定是一条孤独而充满希望的路
  • 作者:王湘蓉 邢晓凤    通讯员单位:其他   编辑:温彬彬   字数:5003   浏览:8243
  • 宋伟宏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现任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老年研究院院长、阿尔伯塔学院院长。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终身讲座教授、Townsend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任。2002—2020年任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2015—2020年任UBC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2009—2020年任UBC大学校长高级助理。2012年入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8年获聘北京市“海聚工程”战略科学家。任十二届全国政协特邀海外列席代表。2014年起任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1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科学家是每个人少年时期最神圣的向往。在时间的长河中,科学家精神铸就着人类进步的阶梯,使人类在不断认知自我、超越自我中曲折前行,竖起了一个个文明的丰碑。在科研探索的路途上,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宋伟宏教授与许多科学家一样,脚踏实地,满目星辰。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顶尖专家,攻克阿尔茨海默病是宋伟宏毕生心愿,他说,科研注定是一条孤独而充满希望的路,在不知道结果的未知之路上探寻,要经得起失败,耐得住寂寞。风行千里不问归途,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宋伟宏笃行不怠。

    科学家的路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畅通的

    1964年,宋伟宏出生于素有“千载诗书城”美誉的四川眉山,这里也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家乡,两宋期间眉山出了886名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宋伟宏,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走出的少年,自信而从容,他和小伙伴们穿越古色古香的古纱縠行来到三苏祠汲取文化养分,跟着做中医的祖父和父亲给乡邻们看病,感受喜怒哀乐。宋伟宏天资聪慧,领悟力极强。5岁那年,他跟着小伙伴们去教室旁听,测试时,老师随手递给他一张卷子,宋伟宏居然考了全班第一,老师惊喜地破格录取了他。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追逐嬉笑的日子,如行云流水般在记忆中流淌,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人生记忆。

    1978年,宋伟宏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书籍,其中弗洛伊德的书使他对心理分析产生了浓厚兴趣。1983年宋伟宏考取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研究生,师承著名精神病学专家刘协和教授。毕业后留校任精神科主治医生和讲师。其间,他接触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临床又称老年痴呆症)患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宋伟宏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它。

    想攻克AD,就要站在世界神经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而当时美国普渡大学是这方面的重镇之一,宋伟宏申请获得普渡大学全额博士奖学金,1991年1月2日赴美留学,1993年获普渡大学神经心理和行为遗传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及讲师工作,专注AD的研究。2001年受聘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2012年入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2020年,宋伟宏全职回国开展工作。“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工作30年后,我深切感受到了浙江省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温州这座城市对人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创新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温州医科大学对人才的渴望。我决定加盟温州医科大学,成为一名新温州人。”宋伟宏表示。

    宋伟宏读书生涯一路顺风顺水,但他并不主张闷头学习。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宋伟宏对中小学教育有这样的认识,“如今随着竞争的激烈,考试的题目难度被拔得越来越高,孩子玩耍的时间被大量挤压,他们只能拼命学习。其实,没必要给孩子灌输太多知识,而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孩子社会交往和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拓宽视野和格局,成为一个快乐和全面发展的人”。宋伟宏强调,一个人做什么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不懈追求,不畏辛苦,通往科学家的路,对每个人都是开放且畅通的。

    让科学家成为孩子眼中的“星”

    我们该培养学生什么核心能力呢?宋伟宏表示,一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应发挥人的自主性,给孩子创造更多自由思想的空间。如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一切交流方式都会围绕考试而来,其实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设计一个新实验来验证某种猜想,就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二是要有创造力。创新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科学家不再创新了,其科研生涯也就停止了。国家战略亦如此,唯有自主创新,才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三是要有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科学家的必备素质,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不盲从权威,不墨守成规。要给孩子广泛接触不同知识和现象的机会,使其思维跳脱,不被传统思想所束缚。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充分培养出这种能力,会导致长大后提不出问题,不能批判性地看待问题。

    “当然,随着阅历的加深,在宽松的学习环境里,也能形成这种能力,但起步较晚。我到美国后,明显感到跟同学的差距。没有培养出批判思维能力,很难去主动挑战老师或书本。平时我看到有积极指导意义的自然科学文章,会转发给学生,让他们批判地看问题在哪里。”宋伟宏深有感触地说。

    孩子心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将是开启科学大门的密钥,随着成长,这个遥不可及的梦逐渐淡出了我们成长的现实。“我们要保护好孩子当科学家的梦想,让孩子多接触科学知识,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让孩子意识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很酷的一件事。要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星’。”宋伟宏笑道,要让孩子们知道,没有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哪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用的手机、微信、3D电影等,都是科研的成果。科学家已经成功把影响力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我们的核心技术需要自己去创新,我们的医学难题需要科学家去攻克。

    当科学家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孩子们心底那颗科学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蓬勃生长。但现在很多孩子却羡慕演艺明星。宋伟宏认为,追星是人天然的本性,追星无非是追梦想中的自己。现在很多孩子认为做科学家很辛苦,默默无闻,其实当明星一点儿都不轻松,媒体宣传过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到光鲜亮丽的演艺界明星身上,对科学家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把科学家的精神真正融入孩子心里,没有让孩子更多地产生对科研的向往。

    宋伟宏热切地呼唤科学家精神,面对科学家的沉寂,他认为媒体有责任讲好科学家精神的中国故事,展现科学家的群像,讲好他们身上的创新故事。让孩子发现科学家是一群了不起的、伟大的人,进而让孩子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与责任,做一个对人类、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当然科学不能娱乐化,不能不停地炒作,科学家需要潜下心来做学问。”宋伟宏强调,科学家要走到孩子们中间,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的成长,让科学更接地气,而不是高大上的阳春白雪。以色列科技创新领先全球,每一万个人中就有145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科学家的比例世界第一。宋伟宏的一个以色列科学家朋友,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去高中给孩子们讲课,普及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日常工作,这些内容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素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

    让阿尓兹海默症患者优雅地老去

    宋伟宏是国际知名的阿尔茨海默病专家,也是加拿大“脑计划”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的原创性成果,他在NatureMedicine、NatureCellBiology、Neuron、PNAS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过大量学术论文,为人类攻克AD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对AD患者来说,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失去,不管年轻时多么神采飞扬、事业辉煌,一旦得了AD,便注定有一个尊严全无的不堪晚年。AD早期以明显记忆下降为主,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并伴有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目前,A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并且诊断困难,无法治愈。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AD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4%~8%。截至2019年,我国有超过1000万名AD患者,是全球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而这一数字还在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攀升。AD就像在人脑中放了一块橡皮擦,一点点抹去患者过往几十年的记忆。宋伟宏希望能找到AD特异性的生物学或心理学指标,实现疾病的早期预测;同时开发出一些干预药物或手段,延缓症状加剧的过程。

    宋伟宏坦言,AD患者中发病与遗传有关的不到1%,因为遗传相关的三个基因(APP、早老素1、早老素2)发生了突变或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这些患者一般在50岁左右开始出现症状,有些甚至20多岁就出现症状。而AD患者99%以上是不明因素引起,这部分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65岁以后,也被称为“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或“晚发型痴呆”。晚发型痴呆患者,发现三个基因突变的并不多见,最常见的风险基因是APOE?4,携带这个基因的人群,患病的可能性增加大约10倍。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一些其他相关的风险基因位点,这些发现揭示了其他一些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些治疗靶点和策略,但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我们并不清楚AD的发病机制,尽管知道一小部分患者和基因突变有关,但为什么最终会引起主管记忆的脑细胞死亡,导致认知功能的障碍,谜团仍未解开。在攻克AD的进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找到AD的早期诊断指标。所谓早期诊断指标,是在AD患者患病前,在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时,通过相关检测,精准找出患病的潜在人群,提前去做药物实验和预防措施来干扰发生AD的关键位点,因为当AD患者出现症状时,其实很多大脑细胞已经死亡了,要让死亡的细胞重新复活,难之又难!

    2017年2月,宋伟宏团队发现:如果胎儿或新生儿没有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大脑病理变化很可能在婴儿尚在子宫内或刚出生后就已开始。胚胎期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将会导致大脑出现β淀粉样蛋白富集形成的斑块,继而损伤周围的神经元细胞,导致出生后出现学习和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宋伟宏的研究从儿科到老年疾病,是一个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研究范围,贯穿了人的一生。他的研究重点之一是为什么儿童唐氏综合征患者患AD?几乎所有儿童唐氏综合征患者,成年后其大脑都发生典型的AD病理变化。唐氏综合征患者因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这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与产生形成AD病理的Aβ蛋白和大脑神经细胞有关记忆的分子相关,所以会导致唐氏综合征的病人最后会转化为AD病人。他希望从此处入手,找到导致AD发生的关键神经通路和预测AD发生的早期指标,从而真正确定其发病机制,为预防、临床早期诊断及药物开发提供帮助。

    宋伟宏强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增加大脑的负担,也会提高AD的发病风险。比如睡眠不好、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脑卒中缺血、缺氧后,会触发产生更多Aβ蛋白酶,增加AD的发生率。此外,衰老也是AD最大的高危因素。老年人要做好早期预防。一是平衡饮食,有效的饮食调理可防止AD的发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同时不要吃得过饱,否则全身血液过多集中在胃肠从事消化工作,大脑供血不足。据日本专家统计,40%的AD与饱食有关。二是运动锻炼,体能锻炼可以降低AD的风险,并且能减轻患者症状。三是勤于用脑,从事益智活动的人群罹患AD的风险降低,学习第二语言也可能会延迟AD的发生。但最重要的还是社会交流,老年人不要独居。要给老人建立社会交流的渠道。

    多年来,宋伟宏始终坚持推动中国、加拿大两国间的教育和科技交流与合作。经他协调促成的医学、生命科学合作项目有150余个。“在国家科技与人才培养方面,尽我所能地在两国间做一些穿针引线的工作。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正好有这个机会和条件。”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宋伟宏对科学家精神有着自己的定义,他认为科学家首先要有好奇心,这是科研的驱动力,好奇心帮助科学家刨根问底探索事物的本质;其次科研需要细心认真,每一项巨大科技成果的问世,都离不开敏锐的科学洞察力,于细微之处用心;再次科学家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是科研的底色;最后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科研需要坚持和忍耐,需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宋伟宏谈道,“其实我并不提倡弯道超车,不要总想着利用弯道超越对方,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做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总会有所成就”。孤独黑暗的探索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在茫茫未知的科研世界里,宋伟宏正用一种开阔,讲述着科学家的故事。

    本文刊于光明日报旗下杂志《教育家》2021年2月刊第4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