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健康报:医学科研如何助力近视防控
  • 作者:王潇雨    通讯员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3651   浏览:4524
  • 人类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如何对近视防控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维护视觉健康?如何推进近视防控这项系统工程,减少“小眼镜”?7月26日,在青岛市举办的2019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 China 2019)上,近视防控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的关切。此次会议吸引了视觉健康相关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和国内外眼科、眼视光相关领域的医生、行业、企业代表等5000余人。

    三个值得思考的近视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

    哪种类型的光易引发近视?在户外活动可防控近视的原理是什么?近视防控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哪些力量配合?这是近视研究中的三个值得思考问题。

    首先,在近视的研究中,是否存在特殊颜色(波长)的光最易引起近视呢?这是很多研究者思考的问题,但是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亮度。

    其次,考虑“户外阳光下活动”防控近视机理,是否与多巴胺的分泌、释放增加而形成了这种保护作用有关,这之间的联系仍是需要探究和思考的。如果近视形成确实是由于多巴胺释放降低,那么是否服用多巴胺、其激动剂或者受体激动剂可以防控近视呢?

    第三,我们鼓励儿童户外活动,但也要注重孩子的活动类型,如果在此过程中使用电子产品或者行其他活动,近视防控结果也不会理想,所以要注重系统结合,才能落实近视防控工作。

    以开放的心态争取新发展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委、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

    “vision”不仅仅是视觉的意思,它还有眼界和胸怀之意。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视光学领域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的力量就可以解决,需要融合创新。我多年从事光学研究,可以说,中国的光电、光机领域技术蓬勃发展,我们有信心和能力,支持医疗、教育领域共同发展。过去由于经济基础有限,体制、机制鼓励融合创新的力度不够,科技队伍融合创新有待加强。

    在新时期,更要有新方法,解决近视发病率,找到中国优势。对此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有融合创新的意识,摒弃偏狭的观念;第二,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更优秀的同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第三,不争蝇头小利是组建一支大队伍的粘合剂,要找到更多方式鼓励不同领域要团结合作、融合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思维争取新发展。

    学龄前儿童应管控远视储备

    亚太眼科学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宁利

    目前,我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学习压力是重要原因。相关教育部门或可从制度层面对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实现真正的“减负”。

    青少年各个阶段的近视防控重点分别是:学龄前儿童应管控远视储备;初中生、小学生应防控近视过快的发生和发展;高中生和大学生要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但我国儿童学习压力阶段恰好在视力“易损性”高的时期。“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发现,当地小学一年级远视储备在+1.5D~+2.0D,累计五年近视发生率仅11.76%,如果此时远视储备为0D,累计五年近视发生率为85%。此外,美国一项针对0.5岁~6岁儿童眼病研究显示,亚洲儿童的远视储备明显较低,近视患病率明显较高。因此,为学龄前儿童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很重要,应从幼儿园开始做近视防控,可避免学龄前近视的高发态势。应加快研发更多有效技术、设备,强化相关基础研究,解决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近视防控应强调量化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

    近视防控的基础与关键是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和近视本底数据库,以便掌握近视发病现状、近视发生发展规律、开展近视防控策略和管理研究,评价防控效果,建立完备的视力健康跟踪和预警机制等。

    今年温州市政府将“明眸皓齿工程”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首。我们借助该工程,探索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专家协作的温州近视防控模式,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建立温州市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教育局制定实施方案,以普查为驱动,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开展大数据指导近视防控,同时全面开展校医、保健教师近视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并推进近视防控科普体系建设。

    1个月时间里,我们完成了全市1060918学生的普查,有效普查率达99.58%。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达到50%以上,总体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视基本数据及本底档案包括近视率、视力低下率、视力不良率、近视患病率、近视现患率等。数据获取包括现场检测确定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眼位、眼前节等数据;同时需要配合眼底健康检查,以及父母屈光状态等指标调查。此外,数据存储需要构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信息平台,以连接教育、卫生的相关数据库,如接入学籍系统、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系统等。

    普查过程中,我们开发了信息化检测设备,解决数据传输和标准化问题,使信息化技术引领精准近视普查成为现实。一个二维码、一部手机贯穿数据传输、问卷调查、信息反馈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化视力检测设备对接信息化系统实质性提质增效,人员减少一半,效率提升一倍,设备成本下降四分之三。

    通过教医协同,落实专家进校园、家长学校机制。在教师培训方面,首批已培训2176名校医、普通教师,并计划三年实现10000名校医、普通教师的培训,形成基层学校近视普查科近视防控科学普及人员梯队和直传网络。同时,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建立视觉科普馆,并制作相关公益素材科普,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防控知识,营造近视防控全民氛围。支持温州各中小学校开展专家讲座50余场,为各地300余名医务工作者开展近视防控专题培训。

    我们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怎样把近视率降下来。这需要政府主导,以学校主体,教医协同,并与家庭联动,共同为防控近视而努力。

    专家对话媒体,聚焦近视防控

    针对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这一现状,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为积极响应八部门,在“2019 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前一天,在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视光学组主办、欧几里德公司支持的《近视防控:国家战略,全民行动》的媒体圆桌会上,大家针对如何协助推进关于规范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如何从多方面入手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如何有效避免假科普假宣传,如何有效使用角膜塑形镜等问题进行研讨。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我国青少年近视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青少年近视防控关键在于“一减一增”,即减少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但知易行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吕帆教授从专业角度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首先应建立标准、规范的筛查、诊疗流程,并完善青少年近视情况的本底数据,为防控工作的评估提供参照标准,其次应不断推进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赵明威教授谈指出,近视不仅是屈光状态的异常,进展到一定阶段还会伴发器质性改变,如白内障、斜视、弱视,甚至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黄斑裂孔等,造成严重视功能损伤,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限制患者职业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将利用北京大学的良好学术平台,促进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为推动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带来更多新思路、新手段,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与技术支撑。

    基于我国眼科与眼视光医生严重短缺的现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陈浩指出,眼科医生应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眼科器质性疾病诊疗,更应注重屈光等功能学领域的技能训练;除了学历、学位教育外,眼科医生的培养应融合继续教育、会议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多种模式。

    智能可穿戴设备监测用眼数据

    “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治愈近视!”“近视一旦戴上眼镜就无法摘掉,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这些传统观念到底对不对?7月26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疗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在青岛市举行。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介绍,据文献研究,近视危险因素有三点:第一,持续性地近距离工作。第二,有效的户外暴露时长。这里强调“有效”,如果户外光照度达不到有效的高度,那对近视眼是没有保护作用的。第三,环境的光照度。爱尔眼科历时5年研制世界首款近视眼行为客观监测与干预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可以把这三个因素分解成佩戴者的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角度、环境光照和户外日照时长5个维度进行精准监测,所采集的数据通过蓝牙自动传输到全球云平台上存储,经大数据技术以及医学专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为医生与家长提供科学防治近视参考。

    媒体链接: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9-08/01/node_9.ht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