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健康报:让科研成果护卫国人视觉健康
  • 作者:刘志勇    通讯员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3299   浏览:2597
  • 眼屈光不正发生率日益增高,近视人数全球第一,高度近视将引起黄斑变性等诸多并发症,若不加以有效干预矫治,将极大增加患者致盲风险。以近视为代表的眼屈光不正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导致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为使社会各界对屈光不正给予应有的关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多年来一直坚持奔走鼓呼;同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领域潜心钻研,推动诸多关键诊疗技术的创立和应用。经过多年积累,该院已成为全国眼科领域唯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单位,在眼科相关疾病的诊疗和科研领域,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

    推动全社会重视科学防控近视

    我国目前有超过5亿的近视患者,城市青少年人群近视患病率甚至高达70%以上,并呈现发病率增高和发病低龄化的趋势。 “小眼镜”日益增多可能带来的远期健康损害,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在科学防控近视的科普宣传方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一直不遗余力。2017年年底召开的博鳌国际视觉论坛上,正式发布《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这份由该院院长瞿佳等多位眼科专家联合国家CDC共同撰写的《宣言》,基于当前国内外关于近视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临床预防和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及专家对于近视防控的公认观点,为倡导社会各界进一步科学地开展防控近视工作而提出。

    从尽早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到有效便捷地增加户外活动;从为持续近距离用眼减负并减量,到如何选择规范的近视矫正方法;从遵循临床验配指南控制近视,到科学防治高度近视的危害;《博鳌宣言》再一次向社会阐释了科学防控近视的重要意义和规范路径。

    科学研究是一切进步的动力

    2012年~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已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课题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5项,分别位居全国眼科医疗机构第一位、第二位。SCI收录论文386篇,连续两年Nature Index位列中国眼科第一;授权发明专利99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5项。

    “屈光不正在遗传和环境双重易感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不同患者在眼球屈光形态功能、病理生理、视网膜成像等方面均具有个性化的特征。”瞿佳表示,基于前期已经建立的中国人群眼部特征参数数据库和临床诊疗数据库开展研究,该院创立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屈光不正个性化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并进行转化应用,显著改善视网膜像质、眼球像差、对比敏感度视力等重要矫正指标,通过推广应用到国产创新医疗产品中,有效降低医疗成本30%左右。

    易感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筛选有助于屈光不正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也是从根本上治疗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屈光不正的关键环节之一。该院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多个高度近视易感基因,并发现表观遗传改变在屈光不正发生发展中存在作为;可作为病理性近视早期诊断和预测的依据,并为从根本上揭示近视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在屈光矫治领域,该院创立了从屈光手术矫治、非手术屈光矫治、药物干预的全方位关键技术体系。创立个性化非手术屈光矫治关键技术,建立中国人群眼部特征参数和临床验配数据库,设计适用于中国人群的个性化功能性视觉矫正镜;构建靶向眼科药物传输体系,可实现精准靶向给药,为近视药物干预提供了新途径。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治疗设备,成功研制适合中国人视觉特征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全部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一家大型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视界”绝非只有屈光不正。该院金子兵教授介绍,通过近5年的努力,该院牵头承担的973项目课题“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已顺利结题,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向视网膜细胞分化效率提升研究,全面超标完成各项任务指标,成果丰富。2017年获批国家干细胞研究临床机构后,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医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临床研究项目“iPSC分化来源色素上皮细胞治疗黄斑变性临床研究”。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该院以93.11分的成绩位列第二;依托全球顶级期刊开展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统计,该院已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眼科之首。瞿佳表示,该院已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远期目标就是要打造以视觉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世界一流的临床医学研究及转化体系”。

    让人才和技术在边远地区生长

    自建院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坚持深入贫困偏远地区开展防盲治盲科普和诊疗,同时将各种适宜技术向基层大力推广,并坚持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在健康扶贫工作中贡献温州力量。

    经过不断探索,该院逐步形成了以主管部门为主导,集基层乡镇防盲网络、社会筹资体系、培训推广基地、医院优质技术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防盲治盲“温州模式”。瞿佳表示,这种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医疗单位多方合作的白内障复明救助模式,既符合国家提出的“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思路,也符合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基本国情,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实践。

    在防盲治盲“温州模式”基础上,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积极拓展视觉健康公益事业的项目建设。自2008年至今,已在全国累计奔行200多万公里,深入16个省份,建立了小切口白内障、角膜移植、视光技能等培训基地,培训了3000多人次;10年间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社会和个人资助1400多万元,影响力遍布全国。 

    2009年12月,该院在贵州省毕节市启动“明眸工程”防盲治盲公益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牵头、医院具体实施,通过与当地医院结成长期合作帮扶关系,提供眼科临床服务和技术指导,开展基层眼科医师培训,并推广防盲治盲工作经验,建立手术网络,改善当地眼科医疗环境。

    “明眸工程”项目开展至今,已先后走进云南、青海、四川、重庆、陕西、新疆等10余个省份,与中西部地区26家医院结对帮扶,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数百名,共计使8600多名白内障、角膜病等眼病患者重见光明。2012年,该项目荣获我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项,被评为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创造了另一个全国眼科“唯一”。

    科学述评

    耐得住寂寥 守得住初心

    “眼视光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太复杂了”,这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近视与视觉功能研究室主任保金华的一句感慨。该领域的很多科学研究都要深入实际的社会环境之中,而且要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然而受到多种环境条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少研究的最终结论却与预期设想相去甚远,需要研究者更加“耐得住寂寥、守得住初心”。

    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是以眼科学和视光学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知识所构成的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是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的结合,既具有经典传统色彩、又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的医学专业。 

    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近视研究为例,教室环境照明的照度、方向,学生所用教材质量、是否反光等,这些细节都是科研的方向,同时又都是影响研究的重要条件;但如今,走进课堂等现实环境开展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难。

    此外,在复杂条件的影响下,很多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并不好,是对研究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好”的研究结果,还是公布实际研究结果、认真寻找原因,也是对研究者的一大考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院发布了不少最终结论悖于预期的研究结果,保金华说,实事求是的科研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出一个成果十分不易,也足以令研究者兴奋不已。

    越是难以得见成效的研究领域,越需要国家给予更多资源支持,使研究者能够脚踏实地慢慢梳理,寻得脉络并最终取得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