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省党代会代表聚焦“双下沉、两提升”——
  • 浙江在线: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
  • 作者:陈宁    通讯员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张晶鑫   字数:   浏览:3088
  • 【代表名片】

    周蒙滔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陈 宏 宁波市第六医院院长

    袁惠萍 舟山医院副院长

    王晓英 宁海县第一医院感染科护士长

    浙江在线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省党代会报告提出,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并提出“双下沉、两提升”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如何才能建立“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长效机制,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助力基层医疗技术提升?来自基层一线、临床一线的省党代会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城与乡:医疗资源沉下去

    “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浙江答卷”。

    距离温州市区近90公里的文成县,6年间,一家县级医院悄然转型。“门诊量翻番、业务量翻番。实践证明,医疗资源、医学人才的下沉,能够有效带动偏远地区医院的发展。”省党代会代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蒙滔说。早在2011年,温医大附属一院作为我省3家试点单位之一,对接文成县人民医院,率先为“双下沉、两提升”探路。

    如今,这一做法在全省各地已全面铺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既是百姓的需要,也是基层医院自身的需要。”省党代会代表、宁波市第六医院院长陈宏深有感触。“我们的重点学科也一起下沉。在慈溪第七医院,手外科从无到有,如今医院已建成2个病区,年手术量达3000例。”陈宏30年的从医生涯里,“双下沉、两提升”让他见证了医疗资源从失衡到逐渐均衡的过程。

    改变,也发生在舟山群岛。“近年来,心肺复苏技术、PICC维护技术逐渐‘沉’入一座座海岛,有力缓解了海岛居民看病难的问题。”省党代会代表、舟山医院副院长袁惠萍说。

    全覆盖:长效机制留下来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共享,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更趋公平。

    报告让医疗卫生界的代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陈宏告诉记者,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共享,“双下沉、两提升”可以助力,它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去年,宁波市云医院正式上线,云诊室覆盖了所有县(市、区),联通了每一家社区服务中心。“看病、看报告都能在线上轻松解决,疑难杂症的首诊和常见病的维护,都被留在了基层。”陈宏说。

    “优质医疗资源从省级医院沉入县市医院,再从县市医院沉到基层卫生院。‘双下沉’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形成‘二次下沉’的模式。”袁惠萍代表说,“二次下沉”可以让原本分散的医疗机构紧密联动,比如舟山医院帮扶的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就通过托管定海区金塘镇中心卫生院,把“高精尖”资源留在了岱山、金塘、普陀山。

    长效机制的突破口是什么?“是人才。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人才强省的目标。过去几年,为了让更多的人才为‘双下沉、两提升’助力,温医大探索了医学人才‘县管乡用’的新模式。下一步, 我们将培养更多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为长效机制的建设夯实基础。”周蒙滔代表说。

    高水平:健康浙江新探索

    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是代表们在会场内外普遍关注的议题。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树立大健康理念,实施大健康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更是引起了代表热切关注。

    省党代会代表、宁海县第一医院感染科护士长王晓英,在参会间隙还不忘翻看随身携带的心理学专业书籍,常年到基层卫生院宣教的经验让她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百姓普遍缺乏心理学等健康常识。健康是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概念,它并不是一项三五年内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代代传承的重要理念。我们将继续做好科普宣教,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实现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

    在陈宏眼里,“健康浙江”不是走形式,更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作为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教学、科研等手段,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将健康最终内化为每个百姓的满意度。”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