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新华网、浙江日报:首位外国友人在温医大登记遗体捐献——
  • “我想不出不捐的理由”
  • 作者:沈吟 李伊平    通讯员单位:新华网、浙江日报   编辑:孟良芬   字数:   浏览:3093
  •     “I wish to donate all parts of body for medical use.”这是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实验室主任杨新东收到的第一份用英文填写的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最初收到这份登记表,他感到十分意外,“此前从来没有外籍人士来登记捐献遗体。”

        签下登记表的,是一位英国友人Joe Phoenix(周·菲尼克斯)。今年3月,Joe来到温州,在市区某英语培训机构担任教务长。上个月,他从温州市红十字会领取了“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填写后寄交温州医科大学。610日,杨新东和部分学生向Joe表示感谢,并颁发了遗体捐献联系卡。

        “我想不出不捐的理由。”Joe说,若没有接触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你将难以学到地道的英语;没有解剖过人体,医生也很难掌握娴熟的外科手术技巧。因此,Joe认为捐献遗体是理所当然又有价值的事。

        Joe出生于1966年,22年前,他离开英国定居泰国,其间一直从事英语教学。2002年来到中国,做了11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今年,本已回泰国过上退休生活的Joe,应朋友之邀来到温州工作。

        之前在泰国的时候,Joe已签了一份捐献遗体协议。“我们每个人都有遭遇意外的可能性。因此我又在温州签下这份捐献遗体协议,万一在这里遭遇不测,就不必将遗体运送到泰国。”Joe说,遗体捐献出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医生或医科学生可以利用遗体来做解剖练习,熟悉人体的各种器官,今后能让许许多多的病人接受更专业的治疗。

        同事许炯慈称Joe是个热心的人:“公司里的事,无论是分内分外,他都会主动站出来。捐献遗体,也是他乐于助人的一种表现。”

        据杨新东介绍,近年来,公众对于遗体捐献的观念正慢慢改变。今年330日,温州医科大学为温州首例遗体捐献者徐启荣老人办理了骨灰归还后,4月至今,来电咨询遗体捐献的人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已有10多人填写了捐献登记表,并有一例捐献。“遗体捐献在发达国家的接受程度比国内高很多。也希望Joe的跨国大爱,能为遗体捐献起到榜样作用。”他说。

        新华网链接:

        浙江日报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