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甲子温医(温医要闻)
新闻专题
  • 聚焦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
  •  学术校庆||我校举办2018健康合作高峰论坛
  • 作者:文/尚琳姣 何倩 顾雪疆 陶利萍 施哲好 孙红光 吴嘉澍 吴敏敏 图/潘力 周烨 赵海珠 张宇晨等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卞成德   浏览:9321
  • 金秋华诞,硕果丰登,10月27日,由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主办的“2018健康合作高峰论坛——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开幕,以学术盛宴的方式共庆学校建校六十周年。李校堃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宁光,中国医师协会石丽英副秘书长,温州市医学会副会长王小同,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卫生与医学院院士马修·布朗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外科副教授、人胰岛中心刘成洋主任,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免疫微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周慧萍,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全职教授、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杰出教授祖幼立,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院圣安东尼奥细胞生物和解剖学系全职教授王珮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等1000余人共同参会。

    张雁灵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对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60华诞的温州医科大学表达深切祝福。“得数据者得天下”,他聚焦大会主题,对“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进行解读和分析,介绍信息化发展从无到有、从学习理解到实践应用、从信息融合到与世界同步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当前精准与智能阶段需要关注的“加强数据共享、推进人机融合、加快人才培养”等问题。他希望附属第一医院将“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论坛”打造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并勉励医疗科技工作者抓住机遇、通力合作、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李校堃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向参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结合个人从业经历充分肯定了温州的人文底蕴和发展模式,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作为省部委共建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在执业医师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高考录取分数线等方面成绩显著。他充分肯定了附属第一医院在医教研、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来之际,他希望,站在新的历史拐点,附属第一医院能在医学教育、医疗改革、科技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温州医科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华诞之际,王小同代表温州市医学会向温州医科大学及附属第一医院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指出,作为市医学会的核心力量,温州医科大学及各附属医院一直以来引领温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地方卫生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希望通过举办此次高峰论坛,聚焦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前沿,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学术沟通交流平台,推动温州医疗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赵玉沛向大会发来贺词。他表示,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希望国内外专家借助高峰论坛这个平台,共享前沿技术及实践经验,共同推进我国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的发展。他在贺信中殷切地希望附属第一医院在未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蒙滔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浙南闽北赣东龙头医院,近年来在积极承担区域疑难危重病诊治、医学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他指出,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是医院发展的战略重点,自2016年启动精准医学发展计划以来,医院在配套设施建设、人才技术储备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在胰腺重大疾病、肝癌、甲状腺癌、肺癌、风湿免疫病等疾病的诊治产品和技术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表示,作为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医院将在市委、市政府及温州医科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温州生命健康医学研究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大力度培养高端医学创新人才,加快提升医院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精准医学新进程,推动区域医学科技、卫生事业发展。

    精准医学代表了全球未来医疗健康发展的制高点,既是患者的需求,也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和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瞄准国际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与会专家围绕各自研究领域作专题报告,现场学术气氛热烈,内容精彩纷呈。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日益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宁光在题为《中国慢病管理的新模式》的讲座中,介绍了建立国家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MMC),即利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现三甲医院带动周边基层医院,建立糖尿病“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的新型慢病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胰岛移植对于治疗糖尿病及良性胰腺疾病越来越普遍;刘成洋在题为《胰岛移植:昨天,今天,明天》的讲座中,详细地回顾了胰岛移植的发展史,介绍了目前发展状况,及取得的成果和研究热点,强调了胰岛移植的临床意义及相比于其他治疗手段的优势;周慧萍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GI and liver disease》为题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胃肠及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强调人工智能在胃肠镜癌症筛查中可以弥补临床医师在肉眼观察中可能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高临床医师诊断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持之以恒的追求。祖幼立进行题为《核酸适配体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的演讲,从核酸适配体自身的特异性和快速的组织穿透能力入手,阐述并证实了以核酸适配体技术为基础,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精准手术的可能性;为了更好的了解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生机制,王珮带领团队使用人胰腺组织的正常细胞,通过遗传学方式建立新的胰腺癌模型,在《Engineering pancreatic cancer》讲座中阐明了腺泡由导管化生至导管腺癌的发展过程,通过继续完善PDAC模型研究,为患者量身定制精准医疗。

    本次论坛还设立结直肠肿瘤精准治疗大会、肝胆胰肿瘤诊治新进展研讨会、胃肠肿瘤规范化诊疗论坛、疝与腹壁外科规范化诊疗大会、妇科肿瘤精准治疗大会、内分泌精准治疗大会、精准医学与麻醉学术研讨会、微生物检验信息化流程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提升研讨会等8个分论坛,专家学者、同道们就各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地学术讨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