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77级校友孙小依做客医大故事会 讲述周健与温医的故事
  • 作者:陈伟 翁雅雯 汤宗琦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卞成德   浏览:6175
  • 一世伟业,真真切切。

    毕生勤奋,坦坦荡荡。

    他是学者楷模,在科学的维度里求索不止,一种疫苗,惊诧了世界。

    他是科研巨擘,在现实的限制里推陈出新,一介书生,造福了苍生。

    ……

     

    9月28日下午,440座的旭光厅被550余名师生挤得满满当当,报告厅中间的过道和后方的空当区域都坐满了人。大家静静聆听着,聆听着我校杰出校友——宫颈癌疫苗发明者周健博士与温医的故事,而讲述者则是他的爱人、我校77级校友孙小依女士,以及周健的同班同学、我校附二院耳鼻喉科主任陈波蓓老师。


    “一斤米票搭一两番薯干”的年代,争分夺秒

    周健在进入大学前,先是去临安乡下劳动了1年半,之后又去工厂上班,整天累得满头大汗,一天8毛钱的收入,“那会儿大家都叫他们‘八毛头’” 孙小依回忆说,她自己则去富阳上山下乡,“修了5年地球”。1977年,高考恢复招生,周健和孙小依都报名参加,同时被温州医学院录取,分在不同的班级。

    “我记得那时候大米不够,我们都是一斤米票搭一两番薯干”据孙小依回忆,那个年代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一届200多个学生挤在一个大厅里上大课”。为了改善伙食,当时负责餐饮的司务长养了几条小猪,“有时候,上课上着上着就有小猪从大厅里穿过”,孙小依说,“尽管条件不好,但是谁也没有在乎这些,而是争分夺秒的学习。”

    孙小依是体育委员,学习之余她时常到操场跑几圈儿,“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周健,大伙儿在运动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个大个子坐在树下抱着收音机,后来才知道他是周健,在学习英语。”陈波蓓的寝室对面就是周健的寝室,“每天晚上八点一到,周健就会拿出收音机,放一些我们都听不懂的英语,一听就是很久。”一次,在做完药理学尼古丁的毒副作用实验后,其他同学都回去了,周健偷偷将老师实验剩下来的烟和没有毒死的老鼠带回去,继续实验直至老鼠被熏死,然后进行解剖,他兴奋地告诉同学,老鼠的血液真的变色了。

    “他的想法,我们总是跟不上”

    十年高考停滞,国家急需大批各类人才,“同学们都想着毕业后能当一名医生,这也是我的理想”,陈波蓓说,当时周健想做研究,要去做科学家,“但是很多人都笑他,吹牛吹太大了”。周健说,做医生当然很好,但普及面太小,做研究有发明,能造福更多人。

    很多人问周健,花那么多时间学英语干什么?周健说,说不定能出国。“我们不少同学当时的想法是,哪怕能去北京看一次天安门就很荣幸了” 陈波蓓说。大三那年,周健有了一次前往北京的机会,他去看了天安门,爬上了长城,还与外国人用英语进行了交流。这段经历,也让同学们对周健刮目相看,“他的想法,我们总是跟不上”陈波蓓说。

    1982年,77级同学毕业,按照国家分配,很多同学去当医生,周健则成为全年级中3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之一,前往浙江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随后的几年里,他又相继前往河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和博士后。1987年2月2日,《人民日报》 报道了周健等在食道癌组织中首次测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证实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感谢‘世界上最小的医学院’培养了我”

    1988年,周健申请到位于英国剑桥大学的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肿瘤和病毒实验室从事病毒和癌症研究。几个月后,妻子孙小依前往剑桥做他的实验助手。1990年,周健和孙小依受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博士力邀,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工合成HPV疫苗。1991年,周健和弗雷泽利用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了HPV的病毒样颗粒,并比美国早一年申请了此项专利。

    “周健是一个很会感恩的人”孙小依说,周健就读过很多学校,他经常将温州医学院比喻成“世界上最小的医学院”,但这也是他感情最深的母校,因为是温医开启了他的医学研究之门。1994年,得知他的大学室友、时任温州医学院副院长瞿佳在美国波士顿学习,周健主动联系上对方,并寄送了往返于波士顿和芝加哥的机票,两人围绕学校的发展彻夜长谈。从那以后,周健与母校有了更多紧密的联系。从邮寄实验耗材、仪器,到搭桥建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与温医的正式合作,从亲自来校指导,到邀请校内师生访澳学习交流,周健尽其所能回馈母校温医。

    1999年3月19日,当研究成果Gardasil(佳达修)疫苗全面开始临床试验时,42岁的周健积劳成疾突发肝病英年早逝。在周健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2005年底默克公司研制成功宫颈癌疫苗并于2006年6月在美国、墨西哥和澳大利亚上市。2015年,周健博士和伊恩?弗雷泽博士因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宫颈癌疫苗获“欧洲发明奖”。


    讲座现场,第一位得到周健博士纪念奖学金支持的在读博士生、我校教师何旭芝从澳大利亚发来视频,对周健和孙小依女士表示感谢。现场,我校第二批(2000年)前往昆士兰大学的交换生、附二院妇产科医生涂权梅分享了10余年来周健精神对她的影响。当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的时候,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现场的师生蜂拥而至,将孙小依女士围住,大家握手、拥抱,诉说着感谢和感动……

    第二临床医学院15级中医班安宁同学一早赶到现场,抢得第一排的好位置。听完讲座她激动地说:“想象着周健学长和孙小依学姐他们曾在这里学习、生活,就觉得倍感亲切,他们刻苦求学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最让我感动的是周健博士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英语,他本身基础就很扎实,还一直用‘笨鸟先飞’激励自己,为理想不断奋斗。”眼视光学院16级眼硕1班王港一同学说。

    据悉,此次回到母校,孙小依女士还将捐赠周健博士生前用使用过的字典等物品给母校,并将围绕昆士兰大学来访、周健博士奖学金项目、周健博士纪念实验室和科研合作等与学校相关部门会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