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浙江日报:校园“公益达人”黄君婷—— 让生命接力更有力量
  • 作者:黄珍珍 王艳琼    通讯员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编辑:卞成德   字数:1279   浏览:2407
  • 扎着高马尾、笑容甜美可爱……在温州医科大学,热衷志愿服务的23岁温州女孩黄君婷,被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称作“公益达人”。

    2017年进入大学后,黄君婷将大量业余时间献给了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她当过学校人体科普馆志愿讲解员,加入了学校“生命之光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团”,走访全国11个省份并撰写8万余字调研报告,促成全国首个“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试点在温州落地……前不久,黄君婷因致力宣传推广人体器官捐献事业,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志愿服务形式多样,为何特别关注器官捐献?黄君婷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

    2019年寒假,黄君婷与团队在长沙调研时,来到器官捐献者叶沙的家。年仅16岁的叶沙意外离世,父母慎重商量后决定捐献儿子的多个器官,最终帮助7名陌生人重获新生。“听了他们的故事,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黄君婷被叶沙父母的大爱打动,回到温州后开始走进社区、医院、学校,以讲课、发传单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

    “很多时候人们不接受器官捐献,是不知道它对于生命接力的意义。”黄君婷发现,年轻志愿者能做的还有很多。热爱画画的她,开始和团队探索开展器官捐献艺术化传播。她将叶沙捐献器官的故事画下来,带领团队主编《叶沙行星系》漫画、动画等,被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向全国推广;她和团队合作的剧本《一个人的球队》器官捐献舞台剧,在温州、宁波、杭州等多地巡回展演,并受邀参加全国器官捐献十周年宣传活动……

    怎样让器官捐献被更多人接受?深入调研后,黄君婷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在人人都有的社保卡上加上器官捐献专有标记,并借助信息共享实现器官捐献大数据互联?她认为,这一举措既能提升器官捐献普及度,也有利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发现器官捐献志愿者。

    2019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团队成员写了一封信,建议温州当地政府为器官捐献者标识“身份”。拿着这封信和厚厚一叠调研报告,黄君婷一次次鼓起勇气来到温州市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完善建议。

    “我总觉得这个事情能成。”黄君婷自信地说。当时,正值温州推动社保卡和电子健康医保卡两卡合一,最后在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温州红十字会、人社局、卫健委等多部门支持下,温州成为全国首个“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试点。

    采访中,黄君婷向记者亮出了她的器官捐献者“身份证明”:一张电子社保卡,名字边上有个醒目的人体器官捐献官方爱心标志。如今在温州,所有签署人体器官捐献意愿书市民的电子医保卡上都有同样的爱心标志。

    据温州市红十字会统计,2019年以来,每年由“生命之光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团”带动并签署器官捐献意愿书的人数,占温州总签署量的60%。温州总签署量也从2019年的4962人上升至2021年的26179人。

    “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黄君婷说,参与器官捐献志愿服务,让她对医学、对生命、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让生命接力更有力量。”

    原文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22-03/18/content_3531707.htm?div=-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